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煤炭依然不可或缺-淮矿控股

凯发·k8国际(中国)-登录首页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煤炭依然不可或缺

日期:2023-03-15  作者:科技日报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兼顾低碳发展和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在分组讨论时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全球清洁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煤电体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当前,我国能源体系面临稳定供应与清洁低碳转型的双重挑战,在多种因素交织叠加的环境下,保障能源供给安全稳定依然是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煤炭也将继续发挥能源“压舱石”作用。

“煤炭长期以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煤炭没有原罪,但我们希望未来能够不依赖煤炭,更加清洁地利用煤炭。”谈到煤炭在新型能源体系中的角色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强调,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应严格遵循“先立后破”的发展路径,在能源结构尚未完全转型前,煤炭在能源体系中的作用依然是不可替代的。

刘吉臻表示,未来煤炭将进一步加快与新能源的深度融合,例如在电网调峰中发挥更大作用。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超过1.2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机组,风电、光伏、生物质一年的发电量合计超过1万亿千瓦时。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量不断攀升,在促进能源结构转型的同时也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了较大挑战,煤炭在电网调峰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刘吉臻对此有个形象的比喻,他认为当下新能源就像还没长大成熟的“孩子”,性格阴晴不定,当它“调皮”时便会给电网带来麻烦,此时就需要煤电充当哥哥姐姐的角色,带着新能源一起成长。“比如新能源发不出电的时候,煤炭作为‘哥哥姐姐’就要立即补上,进行兜底保障,等到新能源‘长大’了,就能够独当一面。”刘吉臻表示,随着新能源发电量的不断增加,我们还需采取更多有力措施应对新能源不稳定性带来的风险挑战。他提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应遵循多元互补、源网协同、供需互动、灵活智能的发展路径,甚至在未来实现荷随源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不仅是能源领域的变革,更将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刘吉臻说道。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离不开先进装备、创新技术的有力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葛世荣表示,在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道路上,我国已在诸多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例如在2022年8月,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有力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不断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对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除煤制油外,葛世荣还提到,目前我国对于地下煤炭气化的研究也不断取得新突破。有别于传统的采煤工艺,地下煤炭气化是通过直接对地下蕴藏的煤炭进行可控燃烧,从而产生富含氢气的可燃气体,再将其输出地面的一种能源采集方式。煤炭地下气化由采煤变为采气,具有安全性高、投资少、效益好、污染少等优点。该技术可有效盘活废弃煤炭资源和开发深部煤炭资源,实现高碳资源低碳开发,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创新尝试。“煤炭在地下直接气化能够将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直接封存在地下,大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煤气制氢也就不再是所谓的‘灰氢’了。”葛世荣介绍道。

在煤炭开采阶段,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近年来也取得飞速发展。如在不久前,葛世荣参与现场验收的国家能源集团准格尔露天煤矿顺利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借助人工智能、5G、智能终端等先进技术,该煤矿形成了“用人最少、用时最短、效率最高、安全最好、质量最佳”的建设成果,钻、爆、采、运、排工艺全面实现智能化。“智能化将是煤矿产业重要的发展方向,相关成套装备、关键技术我国已实现自主研发制造,未来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到时我们的矿工也将成为‘幸福矿工’,煤矿呈现不平凡的世界。”葛世荣说道。


来源 中国煤炭网

友情链接: